导入数据...
 

登录.png

2012年学术会议之3——我院张叉教授、蒙雪琴教授出席“文学与机器” 全国学术研讨会

  2012921-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编辑部与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杭州联合举办文学与机器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人与机器的关系,探讨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工业机器时代,机器大量聚集在厂房中,消耗煤和油,发出巨大的噪音,将人群驱赶到一起,使之协作生产,机器及其厂房构成了城市的核心;现在,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机器时代——机器不仅在工厂中,而且进入家庭中(各种家用电器),甚至进入身体中(手机以及医学器具),使机器和身体构成了不可分离的伴侣,人机合成体(cyborg)的横空出世也为时不远。机器不仅延伸了人的身体器官,改变了社会结构,而且深刻影响着人的交往、感知方式;机器构成了对人的构想的不可或缺的坐标,甚至直接挑战了人文主义意义上的的概念。处于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反思着机器发展的进程,文学表现形式也深深打上了机器的烙印。

    围绕上述问题,大会分议题包括:机器与现代社会的兴起;机器与身体;机器与的概念;机器、感知方式的变化与文学表现形式。

    我院张叉教授、蒙雪琴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参与合影留念。蒙雪琴教授的参会文章标题为机器时代词与物断裂的应变策略:霍桑作品的美学风格与创作特征。

 

摘要如下: 

    19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1804——1864)生活的时代正处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之期,是美国社会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向以机械技术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化之期。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认为,霍桑作品及散见于他作品序言及信件中对创作的讨论反映了他对现代机器文化造成的人类生活世界与人类自远古以来栖居的自然化世界分裂的忧虑,看到他对在新文化模式下语言与物的关系改变的感悟,及由此而来的表征问题的意识。联系福柯、本雅明等20世纪哲人关于技术与文艺关系的探讨,对他的作品为什么惯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反讽等手法构成讽寓,使其作品充满讽寓的含义,使其文本变得模糊浑沌充满多义与不确定性、矛盾性,而不是传统文学崇尚的透明清晰与整一有了新的感悟:这样的美学风格与创作特征是对机器时代词与物急剧断裂的应变策略。此策略使他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刻而形象地把他所生活时代的词与物断裂、言与义漂移的境况反映了出来,使他作品创建的能指总是指向多重的所指,增强了文学意义的厚度并使其语言充满了文学性,从而把人对世界的破碎体验极具美学深度地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