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登录.png

外国语学院顺利举办“南行与边疆叙事——解读艾芜的《南行记》系列”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4月6日
  查看:1563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jpg


4月2日14时,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成龙校区办公楼124会议室举办龙湖论坛系列讲座之《“Going South and Narrating Borderland”——Understanding Ai Wu’s Nanxingji Series》(《南行与边疆叙事——解读艾芜的<南行记>系列》)。本次讲座由彭文斌教授主讲,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佘振华博士主持讲座。       

彭文斌教授是旅居加拿大的知名人类学家,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曾任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类学中心执行主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席教授,兼任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美国亚洲研究会资深会员、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等,并长期担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民族学刊》等刊物的栏目主持或编委负责人。

讲座伊始,彭文斌教授以自身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渊源开场,鼓励在座师生发挥外语特长,从事跨文化研究,并运用流利的英文从旅行与边疆叙事视角解读四川新都作家艾芜的《南行记》系列作品。首先,彭教授以关键词“Allegory(寓言)”为切入点,对“Travel(旅行)”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旅行”是探寻知识的实践方式,也是“思考空间等级的手段”。“旅行”叙事不仅阐发了“中心——边缘”的关系,而且也引出“边疆”与“乡土”、“民族性”与“地方性”、“文明性”与“国民性”等重要概念。彭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国民性”始终与“地方性”紧密相连。20世纪早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呐喊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寻找社会传统与内在价值、探寻华夏边缘与民族构成的诉求与目标。

随后,彭教授通过对艾芜《南行记》系列的细致解读,打破了杜赞奇的二元对立划分模式,指出在同一作者不同阶段的乡土文学中,“地方”与“边疆”也代表着不同的诉求与思想。1935年版的《南行记》属于变革叙事,体现了地方与社会变革的需要;1964年版的《南行记续编》则属于见证叙事,表现了“地方”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元素;而1983年版的《南行记新编》则具有伤痕文学的特征。彭教授总结说,边疆话语的多元与反思既包括地方求变与解放叙事,同时也包含了伤痕记忆。

最后,在互动阶段,佘振华博士以及研究生同学们纷纷就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向彭教授提问,彭教授一一予以细致地回答。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2.jpg




【编辑: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