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登录.png

外国语学院“鱼”你一“稻”建青乡创新项目实践队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8月4日
  查看:6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7月20日至24日,外国语学院“鱼”你一“稻”建青乡创新项目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前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篇章一:印象龙现村,中国田鱼乡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业传统,有效提升了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截至今年6月,青田县稻田养鱼面积已超5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5亿元,已成为青田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之下,青田县这一生态友好型的生产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图片1.png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深入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开展“稻鱼共生”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农文旅研学路线及课程设计活动。

图片2.png

实践队首先采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吴立群。交谈中队员们认识到要保护和传承好稻鱼共生系统,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尤为重要。龙现村希望更多的青年能留在龙现村、扎根龙现村,助力农业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3.png 图片4.png

随后,实践队迈上田间路,深入群众,进行采访,了解了鱼苗孵化、田鱼干制作等专业知识,实地参观了田鱼干作坊,深切感受到当地发展历程,侨乡特色和乡土情怀,对稻鱼共生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实践队用自主设计的宣传册宣传农文旅研学路线、课程设计的想法与实施计划,咨询了当地群众对鱼稻共生研学课程和路线设计的看法和建议,为课程设计提供了灵感。

图片6.png

为更深入了解稻鱼共生系统的运作原理和技术细节,实践队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建议下,深入走进稻鱼共生核心区,追寻稻香渔味。

篇章二:融合农文旅,打造研学游

7月23日上午,实践队参观了青田稻鱼共生博物馆,观看了当地为小朋友打造的特色稻鱼动画片《青田小田鱼》,为研学课程设计及宣传提供新思路。

为了解课程制作需求,实践队采访了博物馆馆长周晓访,周馆长就实践队的课程设计,国际交流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随后实践队又采访了方山乡团委书记洪宇利,就方山乡稻鱼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方向进行探讨。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实践队伍以试验田和博物馆为基础,结合师范专业特点与稻鱼共生技术特色分别打造了《农遗文化节庆与民俗风情》《稻鱼共生田的实地观察与体验》《国际鱼稻文化研学交流》三大类实践与理论课程。传知识,授原理,助力宣传当地农遗文化。

图片11.png

队员在田间授课

图片12.png

队长在博物馆讲解

篇章三: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7月24日中午,与村民告别后,队长李思宇组织召开了简短的总结会,就实践的具体感悟和经验与队员们进行了探讨。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以务实之心,踏实前行;以初心之笔,谱写篇章;以实践之石,历练成长。坚信在我辈青年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研学课程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广,稻鱼共生系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画卷将更加多彩。

图片13.png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张玉恒 黄李凤 李思宇 简梦瑶 符浩| 复审:张俊 |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