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登录.png

记“四种当代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学术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6月5日
  查看:459
  来源:

     2017年6月2日,应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外国语学院之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钟勇教授于成龙校区办公楼125会议室开展了以“四种当代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孔令翠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到场聆听。

blob.png

首先,外国语学院院长孔令翠对钟勇博士进行了详细介绍。钟勇博士致力于推动翻译学及教育学的创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热衷于缩短教育和现实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距离。他首创了2.0课程、后功能方案翻译法和教学法和活性翻译;在翻译效果研究、跨符号翻译等方面的研究也处于领先水平。他在多家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荣获2009年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创新奖和2010年文学院长学与教最佳学术贡献奖。

讲座伊始,钟勇博士就本次讨论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使听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次讲题的意义所在。他从翻译本身的变化讲起,以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现状对比引出话题:“翻译不想新的出路就没有出路,翻译不想新的方法就没有活法”。钟勇博士提醒在座翻译工作者要努力思考翻译的更多可能性。目前社会变化也给了翻译事业新的启发,实践和实践的效果应当随着想法的改变而改变,以及学会用理性的方法去评判翻译工作的质量。

而后,钟勇博士进入讲座的主题,谈到了四种语言的思潮:语文学、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后语言学。他分别对其进行了阐释,指出那是人们对语言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性过程。语文学指的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语言被认为是文字,而直到索绪尔创立了语言学,才标志着语言的涵义从文字扩展到了日常的言语交流,而功能语言学于上世纪出现,与中国学派有很深的渊源,后语言学则是一种集众家之长的语言学派。钟勇博士将翻译和四种当代理论联系起来,反复强调多元化与创新精神,结合实际的翻译实践,让观众们对各种翻译理论的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

最后,在我院学生们积极的提问和李泉老师的总结中,此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blob.png

外国语学院分团委记者团

文字记者:肖悦

摄影记者:周子又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